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吴岩:未来科幻创作需要回归内心和情感

未来学社 未来学社读书会 2023-09-01


2013年,世界科幻行业权威杂志《科幻研究》出版了中国专号,这个由吴岩和维罗妮卡·霍灵洁主编的专号,收入了韩松、刘慈欣、那谭霭孙、马少龄、瑞丽、宋明炜、贾立元、姜倩、杨薇等科幻作家和理论家的文章,向国际科幻界介绍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后,《三体》《北京折叠》相继获得“雨果奖”,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8个国上映……


▲ 主编:吴岩、维罗妮卡·霍灵洁,2013 ©杂志《科幻研究》


这些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知、对未来的想象,以及对人与科技关系的思考,中国的科幻作家、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从此走上了国际舞台。


科幻作品的题材与最新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很好的展出了我们的文化想象力与创造力。本期「未来学社」对话专栏,邀请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进行对话


吴岩教授以他45年对科幻文学的研究和创作经验,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科幻文学发展教育普及现状,未来主义思想、科学技术之于科幻文学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将跟随吴岩老师的步伐,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科幻世界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未来从根本上是无法预测的

未来学社:吴老师,作为一位科幻作家以及科幻文学教育者,您认为“未来”是什么样的?


吴岩:未来是一个非常难把握的领域,从过去到现在,也可能是人类的一个终极难题。在过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少,所以无法预测未来,连天气都很难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感觉好像可以捕捉到很多未来的信息,但实际上新的对世界和自然界的认知,给出的答案却是相反的,因为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和量子涨落原理来看,未来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被预测的。






现实主义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个方向


未来学社:您认为科幻文学创作是如何聚焦和反映现实的?


吴岩:科幻文学反映现实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传统。在1902年的中国,梁启超、鲁迅他们就开始了。当时的中国处在社会大变局当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想要努力做出改变,于是鲁迅在1903年开始推广科幻,试图在精神上唤醒民众。这时的科幻文学就是文学知识分子对大变局的应对,所以肯定是不会离开现实的。


到新中国建国以后,为了实现现代化目标,向科学技术进军,郑文光在1981年底正式提出“科幻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指的是怎么用科幻的方法对现实和科技作出批判。最近几年,陈楸帆也重提了“科幻现实主义”,但他的“科幻现实主义”,纳入了“未来主义”的内核。所有这些都说明在中国的科幻文学的语境里,现实主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要发展方向。






科幻创作需要回归人的内心和情感


未来学社:您曾经提出过“科幻未来主义”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科幻文学里提到的“未来主义”?


吴岩:“未来主义”的说法,早期是源于艺术领域,但是它后来和激进、极左的东西混合了,再后来和纳粹也混合了,导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不敢再用“未来主义”这个词。但最近几年“未来主义”又逐渐出现,比如在科幻领域里就出现“海湾未来主义”“非洲未来主义”,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华未来主义”,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在科幻作品里看到的“未来主义”。


▲ 梁启超,1902 ©《新中国未来记》


有关科幻的理论一直在讲“科幻现实主义”,我觉得现实主义是一个比较小的潮流。随着我对中国科幻史的研究,最后发现大部分其实是“未来主义”。未来主义中一个最大的流派就是“科幻未来主义”。另外我认为里面还有一些小的支脉,比如梁启超他们写的《新中国未来记》,也叫“蓝图未来主义”,它是给未来画蓝图的,刘慈欣的《流浪地球》里面讲到未来要通过500年的时间,地球如何启动加速,推进到别的星球然后再减速,电影在结束时会把5步都展现出来,它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蓝图,这就是“蓝图未来主义”。


▲ 科幻电影海报,2019 ©《流浪地球


另一种未来主义,我把它叫做“运演未来主义”,指的是那种不可预测的科幻叙事。在情节上,这类型的科幻故事面对未来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应对,而这个应对又引起自然界新的变化,那么再应对再引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所以它是一个运演的过程,这种小说讲的就是运演。在最开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种意外、一种奇迹,人类会不会都灭亡,通过小说一点点地运演。“运演未来主义”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和科学推理不太一致的观察未来的方法。比如刘慈欣在《三体》里写的,执剑人应该下决心打击敌人,但是他又有人道主义倾向,最后他没去击败敌人,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结果。


▲ 叶永烈,1978 ©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我还提出第三种“体验未来主义”,好多科幻作品其实讲的就是对未来的体验,《小灵通漫游未来》就是在讲未来是什么样,其中的亲身感受、感官体验特别重要。还有“混合未来主义”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科幻未来主义”就是一个大流派。


在2014年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创作未来主义”,我觉得现在的创作太重视科技发展,没有重视人类对世界变化时内心的想法。所以,科幻创作要回到内心,回到情感。






用“未来主义”的心态面对未来


未来学社:作为一名科幻文学教育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和普及情况?


吴岩:我认为整个科幻对中小学的教育都特别有价值我把中国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教育”,时间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工业基础,在此强调的就是教授知识。


第二阶段是“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时间从1978年至今,这阶段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工业基础,我们还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想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光靠固定地学习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世界数一数二的地步了,而且我们很大一部分科技已经走上前沿了。


第三阶段是“想象力教育”。而科幻教育是想象力教育的先导,因为科幻作品里对未来的素材很丰富,正好可以拿来给学生,因此所有的科幻作品都特别适合今天的教育。

科学教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特别是知识教育,科普最早指的就是知识。但在现在,由于知识的更替速度太快,导致知识潮流已经过时了,我们也不可能只是倡导知识教育。今天面对这些变化,比如在ChatGPT出现以后,小学生都怕自己将来会失业,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未来主义”心态,需要积极建构“未来主义”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应对未来风险。


▲ 吴岩,2020 ©《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全套


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个教材给中小学,叫做《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1套里有5本,分成初阶、中阶和高阶,分别针对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现在教材做出来已经有一两年了,但在教材推广方面遇到了难题,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把教材推进学校。






将来AI写作技术甚至超过中级作家


未来学社:刚才您也提到,小学生也会担心未来的失业问题,那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像AIGC和ChatGPT这类型的产品日趋成熟,您觉得这会对今后的科幻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吴岩:今后人工智能对文学创作肯定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现在智能翻译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在过去是有限的译者翻译有限的科幻作品,现在效率提高了,就可以把国际上更多好的作品翻译出来。但机器的翻译风格是统一的,那最后读者看到的就是机械翻译而不是文学翻译。


▲ 科幻电影海报,2016 ©《三体》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其实每一个译者都有自己的行文翻译方式,比如刘宇昆翻译《三体》的时候,是用他自己的话先写一遍的,也就是说每一个译者如果翻译同一本书,译出来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将来人工翻译会变成一种奢侈,你能看到的是一种风格,这跟看机器翻译的不一样,这是我理解的翻译。在创作上,将来机器是能超过很多普通作家,甚至超过中级作家,可能只有最高级的作家是机器所不能超过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技术会给科幻非常大的改进。现在对译者的期待就是要强化自己的风格,当你独特的风格更多地被读者所接受时,依然还是会有受众。






研究未来需要关注科幻


未来学社:您上一次在「未来学社」读书会里面介绍了《中国科幻论文精选》这本书,可以为大家概括一下中国科幻思想从诞生到现在100多年之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的变化?


吴岩:中国科幻小说史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晚清到民国;第二阶段是新中国建国早期一直到21世纪之前;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


从整体上看,在晚清时代人们不了解科幻是什么,所以出现了各种尝试。于是出现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也有模仿外国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政论性的作品。这个阶段的科幻作品种类杂乱繁多且存在各种障碍。以现在的角度看来,这些作品的水平都比较低,加上当时的中国人正好处在知识转型和认知转换的过程中,所以现在反过头来看这些作品,会很有意思。


进入到民国以后,科幻小说主要有三派别:一是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二是讲科普的;还有一派是民国时期的现实主义,像老舍的《猫城记》。新中国建国以后,科幻作品就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局面,出现了一些很有创造力的短篇作品,另外有一部分作品涉及特别宏大的概念,由于当时要进行科普教育,同时期的作品最主要的还是给孩子看的。


▲ 郝景芳,2012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


21世纪,中国科幻文学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这期间出现了很多作品,而且大量作品进入国际视野,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后,2016年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获得了该殊荣,这说明了中国的科幻作品在世界主流科幻里是有一定水准的。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科幻创作在国际上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如果研究未来一定不能忽视科幻。



采访 / 邝丹怡
拍摄剪辑 / 樊楹、倪柯洁
  视觉 / 罗智成
 审校 / 邝丹怡、黄紫茵





出品:MENG ARCHITECTS

策划:品牌中心
新媒体编辑/视觉:品牌中心








「未来学社」是一个链接未来与现在的知识平台。这里将开启一场又一场关于未来学和城市学方向的读书会,与大家共话前沿科学、社会趋势和未来蓝图。
让我们与书为友,共同探索未来。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荐书通道:events@mengarchitect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